中证报中证网讯(王珞)4月25日晚,明阳智能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。2024年,公司整体经营稳健,实现营业收入271.58亿元,归母净利润3.46亿元。值得注意的是,2025年第一季度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.04亿元,同比大增51.78%;实现归母净利润3.02亿元。
创新筑高海风龙头优势
作为全球海上风电领军企业,明阳智能坚持技术变革,推动海上风电向大型化、深远海发展。报告期内,公司深耕海陆兆瓦级风电机组创新研发与制造,聚焦深远海漂浮式风电平台研制、海陆风电机组容量大型化与轻量化、风电智能化平台研发等领域,并依托海风经验优势,布局深海经济,推出全球首创“明渔一号”风渔一体化智能装备,在阳江青洲四海上风电场实现了深远海“绿电直供+生态养殖”的突破性实践。
据中国风能协会数据显示,2024年明阳智能凭借1229万千瓦风机新增装机容量位列榜单第三。其中,明阳智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排名第一,市场份额占比达31.3%。
目前,公司风电产品涵盖2.5-15MW系列陆上风机以及5.5-25MW系列海上风机,并创新推出漂浮式风机,如MySE5.5MW抗台风漂浮式风机、MySE7.25MW深远海漂浮式风机及16.6MW漂浮式风电平台“明阳天成号”。报告期内,公司实现风机及相关配件销售208.33亿元,实现风机新增订单27.11GW,实现风机对外销售10.82GW,销售规模同比增长11.66%。
新能源电站“滚动开发”成果显著
报告期内,公司进一步拓展新能源电站投资运营与产品销售业务。报告期内,公司在运营电站平均发电小时数2057小时,公司共实现新能源电站发电收入17.29亿元。截至报告期末,公司在运营的新能源电站装机容量2.05GW,在建装机容量4.69GW。
随着公司新能源电站“滚动开发”的商业模式逐渐成熟,电站销售业务对公司盈利能力的贡献也逐步形成稳定规模。报告期内,公司实现电站产品销售收入27.92亿元,同比增长34.21%,同时公司在电站资产证券化领域继续进行深入探索,将公司新能源电站“滚动开发”模式推进到下一个发展阶段。
海外风电蓬勃发展
现阶段,国内外风电需求蓬勃向上,明阳智能作为海风主机龙头企业,三十余年来稳步推进全球化战略,业务遍及亚洲、欧洲、美洲等10多个国家,力争推动风电、光伏等项目在全球落地应用。
报告期内,公司紧跟国内外产业趋势,重点开拓东北亚、东南亚及欧洲地区市场。公司与全球化工巨头巴斯夫联合启动首个中德海上风电场项目,并共建创新实验室,通过材料与工艺革新推动风电叶片行业可持续发展。在东北亚,公司与韩国签署本地化协议进入市场,日本项目通过7.6级地震抗震考验。在东南亚,公司与菲律宾AP Power达成海风及绿氢合作。在欧洲地区,如德国、英国、意大利、塞尔维亚等地,公司首次让中国风机走向欧洲。
“风光储氢燃”多点开花
除风电主业外,明阳智能也对光伏、储能、氢能等产业进行深度布局,构建“风光储氢燃”一体化布局。在光伏领域,公司发布青龙白虎等四款HJT高效组件,获TV北德认证,适配沙漠、屋顶等场景。在储能领域,公司推出全球领先35kV高压级联储能系统,单机容量达GWh级,集成自主研发PCS/BMS/EMS三电系统,攻克三北地区调峰调频难题。在氢能领域,公司自主研发全球首台30MW纯氢燃气轮机木星一号点火成功,单机组可解决100万千瓦风光弃电问题。
民生证券指出,在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下,国内新能源风电等领域持续景气,大兆瓦风机市场需求旺盛,叠加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矩阵、拓展全球市场空间,有望驱动收入持续增长。
展望未来深圳配资门户网,明阳智能表示,公司聚焦“大海上”“沙戈荒”“风光储氢燃”一体化等战略,深化海陆全方位创新布局,旨在用创新技术推动风电向“双碳”“平价”时代迈进。公司将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,积极发展与之配套的产业服务业态,实现价值链延伸,推动公司向综合能源供应商转型。
深金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